造船大国踏上造船强国之路

奇闻异事 31℃

造船强国:造船大国朝着更强的方向迈进

前8月: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在全球排名**

我国造船业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和强大的韧性,从国内大型邮轮建造的稳步推进到国际大型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船市场份额的稳步提高。今年以来,我国造船业的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,分别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9%、68.8%和53.9%,继续保持**地位。

造船业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的?下一步需要什么样的努力?对于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。

技术升级:我国造船业已经具备承接世界上所有主力船型的能力

5月26日,中国船舶集团大连造船交付了全球**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油船(FPSO),这艘船舶采用了大连造船的自主设计。“它能够在深海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、加工、储存和运输,在全球多个海域适用于油气开发作业。”大连造船副总经济师、设计院院长刘传说。今年以来,造船行业好消息不断,一系列高技术、高附加值的船舶相继完工交付:全球*大的浅水航道船8万方LNG运输船、22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烯运输船、新一代17.4万方LNG船、首艘智能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“海洋石油123”等等。我国船舶工业的船型研发与设计能力明显提升,已经具备承接全球各种主力船型的能力,这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的观点。 自主研发一直在不断努力,关键技术也在不断突破。 9月12日,国产首艘大型邮轮“爱达·魔都号”成功靠泊码头并进行完工试航,向年底交付目标迈进坚实一步。自2019年10月首艘大型邮轮开工以来,中国船舶集团外高桥造船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,先后攻克了邮轮重量控制、振动噪声、安全返航等关键设计技术,有力保障了建设的顺利推进。 LNG船领域也在加快发展。目前,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以沪东中华、大船重工、江南造船、招商海门和江苏扬子江船业为主的大型LNG运输船建造企业集群。今年1至7月,我国承接了18艘大型LNG运输船,占全球总量的35%,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。 智能制造也在有序推进,建造效率稳步提升。

走进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智能薄板分段车间,大片厚度仅6毫米的钢板被送上生产线,经过矫直、清边、切割后再进行激光拼板、等离子切割。随后,智能机器人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三维分段模型,对钢板进行自动化焊接。整条生产线,就像一台巨型船体“打印机”。

对造船企业来说,交货时间短、人工成本低是关键竞争力。我们只用大约180天就可以建造一艘超大型油船(VLCC),**于国际同行业。按照载重量除以用工数的比例,我们的人均吨位在18吨至20吨,比五六年前提高了大约20%。这是大连造船生产管理部部长姜宏亮说的。

在过去几年里,造船业以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改造为切入点,在智慧造船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:骨干造船企业基本实现了三维数字化工艺模型(MBD)在设计建造全过程的应用;型材切割、小组立焊接、中组立焊接、平面分段制造、管件加工等一批智能制造生产线和生产设备相继研发成功;船舶分段制造、管子加工、分段涂装船舶智能化车间解决方案更加成熟。

据中国船协介绍,目前,船舶行业制造过程自动化、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,三维模型共享率提升了80%以上,生产设计总体效率提高了20%以上,部分示范应用造船企业分段制造阶段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已降至15工时/吨。

供需两旺

凭借硬实力抢抓新订单,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

听着,广州南沙龙穴岛啊,那儿塔吊一片,机器声嗡嗡作响。码头边儿,有个正在建造的汽车运输船,工人们在忙碌地安装内饰呢。这艘船有13层甲板,能装下7000辆汽车,而且用的是LNG/燃油双燃料推进系统,是广船国际重要的船型之一。 汽车运输船在船舶市场上算是小众货,我们国家的造船企业以前没怎么涉足过。近两年来,全球汽车贸易增长迅猛,尤其是我国汽车出口激增,汽车运输船的需求也大幅上涨。广船国际就抓住这个机会,攻克了薄板变形控制、船体结构精度控制、滚装设备安装调试,还有LNG双燃料推进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,接下来承接了25艘订单,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。别的说不准,至少上半年,我国船企就接到了全球市场份额97.7%的43艘汽车运输船订单。 “上半年,公司接到的订单同比增长了90%,持续增长的势头非常强劲。”广船国际副总经理周旭辉告诉记者,现在公司手上还有70多艘造船订单,总价值超过500亿元。其中有将近40艘,总价值约200亿元的订单,是高附加值的甲醇双燃料或LNG双燃料的新型绿色船型,“这些订单的交付时间一直到2026年。”根据中国船协的统计,今年上半年,骨干船企的平均生产保障系数约为3.2年,有些企业的生产排期都排到了2027年。 订单的旺盛,与全球造船市场的周期性复苏紧密相关。自从2020年以来,原本低迷的全球造船行业迎来了一个上行周期。随着老旧船只被淘汰,环保新规的实施,国际市场对新船的订单量不断上涨。

凭借强大的实力,积极抢占市场订单。上半年,我国船企在散货船、油船和集装箱船领域继续保持**地位,接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88.4%、74.6%和74.6%。

“行业内常说,造船业的好时光短暂,不景气时刻长。在行业的上行周期,抢夺订单尤其重要。”大连造船的市场部负责人彭贵胜说,目前订单的数量不仅大,质量也很高,“过去一个订单通常只有两艘船,现在已经增长到了八艘、十四艘。对于船厂来说,批量化生产能降低成本,提高利润率。”

供需状况良好,行业发展持续向好。上半年,中国船协重点监测的75家船舶企业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1846亿元,同比增长31%;利润总额达到75.6亿元,同比增长242.9%;船舶出口金额实现112.1亿美元,同比增长7.7%。

坚持努力

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,加快向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

预计全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将保持在9000万载重吨的高水平,新船订单量将超过1亿载重吨,手头订单总量将保持在2.2亿载重吨。其中,我国的造船完工量有望突破4200万载重吨,新船订单量将超过5000万载重吨,手头订单总量将维持在1.2亿载重吨左右。根据中国船协的研究分析,今年我国作为全球造船**大国的地位将持续巩固。

迈向造船强国,还得拼劲全力。采访中,不少造船企业和专家都表示,现在行业形势总体来说是好的,但也得看清楚问题,面对困难,做好准备。 ——要加强配套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。 沪东造船阀门公司攻克了LNG船用低温阀门技术,填补了国内的空白;广船国际与一批国内优质供应商合作,实现了豪华客滚船内装材料百分之百国产化;珠海玉柴船舶动力公司专注低压低速双燃料发动机领域,一直处于全球**地位;中船信息公司专注研发船舶智能制造及信息系统,在近年推出了杰瑞鲲舟平台、物联智控平台等信息化系统。在上下游共同努力下,造船业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也在稳步提升。 进步是明显的,但还有不足之处。李彦庆告诉记者:“上半年,新订单急剧增长,进口船舶配套产品供应出了问题,一些关键设备的供货也有滞后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展。”造船业涉及到了许多零部件,供应链也很长,还与钢铁、有色金属、机械、电子等50多个行业有关联,“要想更好地提高配套能力,就需要产业界、学术界、研究界和使用界一起努力,共同解决问题。” ——要强化保障,满足迅速上升的用工需求。Yo,造船业可是个既技术密集型又劳动密集型的行业。*近,随着智能制造技术提升嗷,船厂的工人数量明显减少。整体来看,因为制造环节多,工艺复杂,所以"机器换人"只能在部分环节实施。*近两年订单量有回暖,这可让不少企业为招工犯愁,特别是需要熟练劳务工来装配、电焊等工作的需求猛增。 刘传表示,接下来,大连造船要优化生产方式,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,提高生产效率。也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支持,搭建桥梁,畅通信息,更好地满足用工需求。李彦庆建议进行船舶行业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情况调查,以及企业用工情况调查,总结经验,解决困难,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。 ——要早早部署,及时调整产能,避免过剩。 根据中国船协的统计,上半年,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了4.1%,创下近10年来的*好水平。 自2008年以来,船舶行业一直在有序地减少产能。现在市场有所回温,吸引了不少社会资本的关注。李彦庆认为,之前几乎停产或倒闭的造船产能又重新回到市场,有些企业还希望通过升级改造等方式扩大产能。他认为现有的造船产能已经足够满足全球新船订单的市场需求,对于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风险,我们要有预见性,非常重视。 "我国造船业*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技术实力。进一步加速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,提高自主设计和自主配套能力,我国的造船业还会不断优化升级,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。"李彦庆如是说。(记者 刘志强 刘温馨)
标签:[db:tags]